各有关单位:
单位排名 | 单位名称 | 创新推广贡献 |
1 | 山东大学 | (1)主持项目的总体设计、组织、协调和实施等各项工作。 (2)创立了总量减排目标层层递进、水质目标有机衔接的“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技术策略,指导并组织“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和全面推广应用,解决了南水北调东线治污难题,实现了南四湖流域经济增长率保持两位数下主要水质指标由地表水劣V类向III类的跃升,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共赢。推动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技术策略在省辖五大流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3)研发了规模化河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解决了规模化人工湿地的水利条件优化和稳定性保障等技术问题,确保了入湖河水长效、稳定达到地表III 类水标准;突破湿地植物资源开发技术的研发,提高了湿地植物的经济价值,推动了规模化退耕还湿工作的顺利推进。 (4)统筹“再生水生产、需求、调蓄容量、水文条件、人工湿地接纳能力”五个边界条件,指导网络化区域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流域再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及水污染物总量的减排。提出了包括区域尺度再生水资源调配及循环关键技术的构建内容、统筹原则、工程方案优化及工程联合调度等在内的工程建设设计导则和工程联合调度技术规程。 |
2 | 华北电力大学 | (1)项目主要完成单位。 (2)参加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 (3)创新流域生态治污理念与技术体系,突破了再生水调蓄库塘生态构建及水华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南四湖流域再生水调蓄库塘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至少提升一个类别、水华得到基本控制的目标,确保了再生水回用安全。 (4)参加了“南四湖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水质改善技术与工程示范”的总体设计、组织、协调和实施等工作。 |
3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1)参加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 (2)主持制定了基于“治用保”流域水污染综合控制策略,以关键技术为支撑且环环相扣、面向社会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方案,实现了总量减排目标层层递进、水质目标有机衔接,逐步逼近并最终达到东线调水水质地表水Ⅲ类标准。完成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及“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策略实施成效评估。 (3)提出了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编制思路、制定原则、推进策略和编制方法,创立了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实现了由行业排放标准向流域综合排放标准的过渡,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从源头上实现了污染物总量的结构减排。 (4)提出了规模化退耕还湿的整体推进策略,生态补偿,市场推进,社区共管的体制机制及相应的推进模式。 (5)研发了以“复合仿酶”技术为核心的制浆造纸行业废水组合深度处理技术,提出了“适度氧化——反应沉淀”控制模式,显著提高了系统处理能力与效率,降低了处理费用。 |
4 | 青岛理工大学 | (1)参加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 (2)开展了南四湖输水二维水流水质数值模拟与应用、水质风险模拟与评估、芦苇及湿地生态对污染物降解能力研究,参与了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南四湖输水水质安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的编制、南四湖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及“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策略实施成效评估。 (3)研发了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解决了低温生物硝化限制性瓶颈,提升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技术水平,实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稳定运行,能耗与成本的显著降低。 |
5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1)系统研究了南四湖主要渔业方式、规模、渔业经济效益和对水体的营养输入等,较准确地评估了不同渔业模式的渔业效益和对水体营养输入状况,为湖区渔业结构调整和基于水质保障的可持续渔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关键数据。 (2)研发了基于南四湖水质保障的生态渔业技术。通过水草种植和田螺增殖,固定营养盐和恢复生境,通过调整湖区养殖品种结构,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通过渔获物捕捞移出营养物,实现了湖区水质保障和渔民收入提高。 |
6 | 中国海洋大学 | (1)提出了基于成长能力、净化能力、原料利用能力、生物活性物质应用潜力等方面的湿地生物质利用潜力评价体系,为湿地修复植物的优选提供了评价标准。 (2)研发了湿地植物高效抑藻剂、生物质燃料和生物炭等制备技术,将湿地植物经济价值提高两倍以上,推动了规模化退耕还湿工作的顺利推进。 |
7 | 山东师范大学 | (1)参加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 (2)参与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及“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策略实施成效评估。 (3)开展了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
8 |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 | (1)参与了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设计导则研究。 (2)参与了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联合调度技术规程研究。 |
9 | 山东建筑大学 | (1)参与了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设计导则研究。 (2)参与了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联合调度技术规程研究。 |
10 |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 (1)参与项目的总体设计、组织、协调和实施等各项工作。 (2)开发了麦草清洁制浆技术,为我国的非木材制浆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使其由高污染行业向低污染行业转型;该技术从源头做起,提高麦草等秸秆制浆的利用率,提高备料和蒸煮效果,节约药品和能源,消除漂白废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OX)和二恶英等剧毒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实现了制浆黑液、污冷凝水、麦糠、污泥、亚硫酸铵等废物资源化利用,降低了麦草制浆过程污染物的排放。 |
应用单位名称 | 应用技术 | 应用起止时间 | 应用单位 联系人/电话 |
山东省环境 保护厅 | “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模式 | 2004-2014 | 王青/13335199999 |
山东省水利厅 |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 | 2010-2014 | 周建仁/15853196355 |
山东省南四湖东平湖环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流域生态保护带构建方法和机制 | 2005-2014 | 周虹/13963700199 |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制浆造纸废水复合仿酶深度处理技术 | 2007-2012 | 孙海伟/0536-2158750 |
获奖项目名称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奖励等级 | 主要获奖人 | 授奖单位 |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 | 2012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张波,张建,张化永,王安德,慕金波, | 山东省人民政府 |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 授权号 | 授权 日期 | 证书 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
发明 专利 | 一种纸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专用复合仿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 | 201210393644.2 | 2014.07.23 | 1446892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刘勃;洪卫;边兴玉;季华东;苏颖;庄会栋;邹晓凤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一种粉煤灰合成沸石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方法 | 中国 | 201010511239.7 | 2012. 11.07 | 1073462 | 华北电力大学 | 张化永;张木兰;徐丹;张璐怡;吴文思;王芳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环流式表流人工湿地 | 中国 | 200810140288.7 | 2010. 10.13 | 689841 | 山东大学 | 张建;张成禄;张波;徐景涛;史倩倩;陈素红;赵冉;关小满;程文静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一种草浆造纸中段废水的处理方法 | 中国 | 201110134658.8 | 2011. 05.24 | 1042102 | 青岛理工大学 | 程丽华;毕学军;刘长青;张峰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一种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 中国 | 200910013776.6 | 2012. 05.30 | 963273 | 青岛理工大学 | 毕学军;张波;刘长青;程丽华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自然水域中 有毒有害物 质的移动吸 附工艺及装 置 | 中国 | ZL20091002 0700.6 | 2011. 3.23 | 748958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张波;康兴生 ;张志斌;张建;马涛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潜-表流复合型人工湿地 | 中国 | 200710015996.3 | 2009. 07.1 | 517402 | 山东大学 | 张建;翟冰;张成禄;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一种便携式仔稚鱼荧光诱捕装置 | 中国 | 201210094552.4 | 2013.07.31 | 1246991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高雷;段明;程飞;谢松光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活性芦竹炭的炭化及造孔制备方法 | 中国 | 200610069489.3 | 2008. 05.21 | 397727 | 山东大学 | 张建;曾琴文;张成禄;侯文文;靖玉明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人工弓棚湿地及其在处理污水工艺中的应用 | 中国 | 200610070040.9 | 2008. 06.11 | 402166 | 山东大学 | 张建;张成禄;刘璇;王晶;靖玉明 | 有效 |
姓 名 | 张波 | 排名 | 1 |
技术职称 | 教授 | ||
工作单位 |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 ||
完成单位 | 山东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创立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模式,指导并组织各项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和推广,实现了南四湖主要水质指标由劣V类向III类的跃升。推动“治用保”模式上升为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治污策略,实现山东经济持续增长情况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007年,“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与控制措施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位)(2007-J-231-2-06-R01) |
姓 名 | 张建 | 排名 | 2 |
技术职称 | 教授 | ||
工作单位 | 山东大学 | ||
完成单位 | 山东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创新规模化河口人工湿地技术,解决了规模化人工湿地的水力条件优化和稳定性保障等技术难题,确保了入湖河水长效、稳定达到地表III类水标准;创新湿地植物资源开发技术,提高了湿地植物的经济价值,推动了规模化退耕还湿工作的顺利推进。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张化永 | 排名 | 3 |
技术职称 | 教授 | ||
工作单位 | 华北电力大学 | ||
完成单位 | 华北电力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开展了流域生态屏障构建机制和方法研究,突破了再生水调蓄库塘生态构建及水华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南四湖流域再生水调蓄库塘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至少提升一个类别,有效控制库塘水华爆发,确保了再生水回用安全。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王安德 | 排名 | 4 |
技术职称 | 研究员 | ||
工作单位 | 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 | ||
完成单位 |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创新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提出了包括区域尺度再生水资源调配及循环关键技术的构建内容、统筹原则、工程方案优化及工程联合调度等在内的工程建设设计导则和工程联合调度技术规程,指导网络化区域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流域再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及水污染物总量的减排。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5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慕金波 | 排名 | 5 |
技术职称 | 研究员 | ||
工作单位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
完成单位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持制定了基于“治用保”流域水污染综合控制策略,以关键技术为支撑且环环相扣、面向社会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方案,逐步逼近并最终达到东线调水水质地表水Ⅲ类标准;完成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及“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策略实施成效评估。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谢刚 | 排名 | 6 |
技术职称 | 研究员 | ||
工作单位 |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 ||
完成单位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创立了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实现了由行业排放标准向流域综合排放标准的过渡,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从源头上实现了污染物总量的结构减排。提出了规模化退耕还湿的整体推进策略,生态补偿、市场推进、社区共管的体制机制及相应的推进模式。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武周虎 | 排名 | 7 |
技术职称 | 教授 | ||
工作单位 | 青岛理工大学 | ||
完成单位 | 青岛理工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持完成了南四湖输水二维水流水质数值模拟与应用、水质风险模拟与评估、芦苇及湿地生态对污染物降解能力研究;参与了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南四湖输水水质安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的编制以及南四湖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及“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策略实施成效评估。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毕学军 | 排名 | 8 |
技术职称 | 教授 | ||
工作单位 | 青岛理工大学 | ||
完成单位 | 青岛理工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研发了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解决了低温生物硝化限制性瓶颈,提升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技术水平,实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稳定运行,能耗与成本的显著降低。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007 年,“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与控制措施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位) |
姓 名 | 刘勃 | 排名 | 9 |
技术职称 | 研究员 | ||
工作单位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
完成单位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研发了“复合仿酶”技术为核心的制浆造纸废水组合深度处理技术,提出了“适度氧化——反应沉淀”控制模式,通过对羟基自由基反应的引导和控制,显著提高了系统处理能力与效率,降低了处理费用,实现了制浆造纸行业废水的高效减排。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谢松光 | 排名 | 10 |
技术职称 | 研究员 | ||
工作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完成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研发了基于南四湖水质保障的生态渔业技术。通过水草种植和田螺增殖,固定营养盐和恢复生境,通过调整湖区养殖品种结构,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通过渔获物捕捞移出营养物,实现了湖区水质保障和渔民收入提高。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刘长青 | 排名 | 11 |
技术职称 | 教授 | ||
工作单位 | 青岛理工大学 | ||
完成单位 | 青岛理工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研发了城市污水处理厂高效节能技术,建立了曝气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控制模式和节能降耗策略,参与了南四湖流域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的技术支持。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007 年,“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与控制措施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八位) |
姓 名 | 李锋民 | 排名 | 12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
工作单位 | 中国海洋大学 | ||
完成单位 | 中国海洋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参与了规模化退耕还湿技术与机制研究,研发了湿地植物高效抑藻剂、生物质燃料和生物炭等制备技术,将湿地植物经济价值提高两倍以上。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王炜亮 | 排名 | 13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
工作单位 | 山东师范大学 | ||
完成单位 | 山东师范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参与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治用保”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方案的制定及“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控制策略的实施成效评估。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杜金辉 | 排名 | 14 |
技术职称 | 工程师 | ||
工作单位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
完成单位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参加了基于“治用保”流域水污染综合控制策略的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方案制定;建立了南四湖流域河流水量水质模型系统,开展了流域水污染物通量的模拟。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8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
姓 名 | 黄理辉 | 排名 | 15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
工作单位 | 山东大学 | ||
完成单位 | 山东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参与了区域尺度再生水资源调配及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参与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设计导则以及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联合调度管理技术规程的制定。 投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50%。 |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无 |